“蜀之茶,则有东川之神泉兽目……嘉定之峨眉。”峨眉山境内气候温润、林木苍翠,绝佳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出“峨眉山茶”扁平直滑、鲜醇甘爽的独特品质,成就了峨眉山“茶尤好,异于天下”之美誉。
近年来,全市围绕“一核两带两区”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打造峨眉山“全国高山绿茶产业核心区”,建成高质高效茶叶产业带,“竹叶青”“峨眉雪芽”等本地茶企品牌不断发展壮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法院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近日,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峨眉山旅游环保法庭以司法守护“峨眉山茶”为工作题眼,开展了“法治问诊”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意识。
景区里问卷
“您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吗?”
“您购买到过假冒‘峨眉山茶’吗?”
在流动人员密集的景点和商区,峨眉山旅游环保法庭法官围绕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内容,通过街头问答、发放典型案例手册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街巷里问需
“有遇到过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吗?”
“您知道销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商品有什么法律后果吗?”
峨眉山旅游环保法庭与峨山派出所“庭所联动”,到辖区街巷的“峨眉山茶”销售店面走访,围绕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关键点的法律保护,倾听商户和消费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需求。
在大西南茶业交易市场,法官们与商户进行了面对面的宣传、交流,针对性讲解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结合本地与群众日常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进一步营造规范有序、诚信经营、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
企业里问难
“遇到‘职业注册人’是不是只能自认倒霉了?”
“高仿产品取名擦边有没有侵权的具体标准?”
峨眉山旅游环保法庭的法官们分别来到“竹叶青”“峨眉雪芽”两家本地龙头茶企,就企业提出的知识产权确权、驰名商标保护、信息网络传播侵权预防等难点问题,现场给予答复,引导企业规避共性法律风险,并将收集的问题建议记录整理,进一步研判,持续动态为企业提供“司法画像”,助推产业良性发展。
茶香清甜,离不开法治沃土的深厚滋养。下一步,峨眉山市法院将继续厚植法治沃土,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持续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为“峨眉山茶”区域品牌知识产权保护贡献法治智慧。